▲点击关注上海市公安局官方微信
“杀猪菜”骗局在我国多地频发
是目前危害金额最大的诈骗类型
它披着爱的外衣
使用虚假故事、甜言蜜语等。
引导受害人陷入金钱诈骗
市反诈骗中心发布紧急预警
提醒公众警惕“杀猪”骗局!
案子
黄女士在网络上认识了一位名叫“俊毅”的男性网友,两人互相加了微信,两人的人气也随之高涨。
黄女士今年36岁,她内心渴望有一个人去爱。 看到俊毅的照片后,两人的关系迅速升温,但对方一直拒绝黄女士视频会面的要求。
即便如此,两人的关系也已经发展到了共同规划未来的阶段。 这时,俊怡告诉黄女士,她经常在东南亚一些国家的赌博网站上下注,而且经常赚钱,因为有朋友知道这些网站的漏洞。
黄女士经不住男友的劝说,按照俊毅的指示在某博彩网站下注。 刚开始的时候,投注金额并不多,投入几百元、几千元,往往就能赢钱。 不过,玩了一个多月后,她还是放下了警惕,在俊毅的指导下,她一次性将30万元的积蓄全部投入了。
这一次,她下了很大的赌注,却再也无法登录网站了。 钱都白花了,也联系不上俊逸了。 黄女士后悔莫及,于是报了警。
杀猪是业内的行话。 受害者被称为“猪”; 培养感情的过程,叫“养猪”; 沟通能力被称为猪饲料; 通讯工具被称为“猪槽”;
“杀猪盘”内部有严格的分工,一般分为四类:物资供应组、电话服务组、技术组、洗钱组。
“喂食组”负责寻找目标群体;
“来电群”负责聊天,与对方建立情感联系,诱导投资;
“技术团”负责建立诈骗平台,如赌博网站、理财网站等;
“洗钱小组”负责对骗取的资金进行洗钱。
犯罪分子会收集各大交友网站和交友平台的用户信息,然后根据目标制定一套言语技巧和形象包装,针对特定个人实施独特的计划。
骗子的目标是“成年单身女性”,包括都市白领、离婚女性、单亲妈妈等情感孤独群体。 他们大多数年龄在30-40岁。
“养猪”有剧本,“杀猪”有套路
不法分子首先登录各类交友网站“帅数”,上传虚假信息,并贴上“高富帅”、“暖男”、“技术男”等标签。
成功吸引关注后,他用固定剧本演戏、网恋,将“高富帅”、“暖男”发挥到了极致。 这是早期的“养猪”阶段。
聊到关系升温后,时机成熟时,不法分子就会进入诈骗的下一阶段,开始“杀猪”。
“养猪”长远来看,关系越深,“杀”得越狠
犯罪分子首先声称发现了赌博网站的漏洞或其他投资秘密,然后开始带着受害者进行试探性投资。 由于仰慕和信任,不少女性不断向骗子所谓的“投资平台”投资。
犯罪嫌疑人“养猪”通常都是着眼长远。 受害人的感情越深,就越难被“杀死”。 当受害者没有钱继续投资时,他会立即被封锁。
追求爱情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