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保单变成高收益的财富管理? “退保理财”骗局为何如此普遍?

南方都市报记者 吕亮 一份保险单可能成为犯罪分子眼中的“生意经验”。 日前,深圳保险行业协会发布关于防范“退保理财”诈骗的风险提示。

什么是财富管理交出? 业内人士指出,一些机构和个人以代理退保为噱头,诱导消费者退保,购买其推荐的所谓“高价值”理财产品或其他非保险金融产品。

近年来,保险消费者频繁通过办理退保或保单质押贷款等方式获取资金,购买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此类案件具有犯罪手段新颖、欺骗性大、隐蔽性强的特点。

据南都湾财经社记者观察,退保理财作为一种非法集资新手段,近年来屡屡得手。 那么,交出理财的“套路”有哪些呢? 据深圳保险行业协会介绍,其基本操作方法第一步就是虚假申报身份。 通过致电保险消费者、信件、短信等方式,自称是金融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保险公司工作人员。 第二步,效仿过去,称保险消费者持有的保险产品收益低,以“客户售后服务”、“补偿保单收入升级”等名义推荐高收益“理财产品” ”和“礼物”。

最后一步就是高利率的诱惑。 据相关人士透露,不法分子游说保险消费者购买所谓“理财产品”获取补贴,将保险退保资金转入购买“理财产品”获取贴息或领取旅游优惠券等,诱导保险消费者申请退保或保单质押贷款后,购买“理财产品”。 据了解,这起“退保理财”骗局导致保单非正常退保,且大部分退保资金被诱导购买“理财产品”,涉嫌非法集资,社会影响恶劣。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何从源头上识别可疑电话和诈骗? 深圳市保险消费者维权服务中心、深圳市保险行业协会表示,如遇可疑邀请,可通过保险公司官网、客服电话等官方渠道查询人员、产品、地址,核实是否为可疑邀请。销售员是一家保险公司。 营业员,所销售的产品是否是保险公司产品,留下的地址是否是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地址。

“销售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可能涉嫌非法集资,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 拒绝:拒绝相信高息“理财”和保险公司名义承诺的高额回报; 拒绝被礼物、“利息回扣”等诱饵所感动; 拒绝以个人名义与销售人员签订投资理财协议,拒绝销售人员以个人名义开具收据等。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