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AI骗局:假装熟人10分钟诈骗430万元,所见所闻未必真实

记者 张国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AI)逐渐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面对我国对电信网络诈骗的严厉打击,“夹缝中生存”的诈骗分子甚至将AI技术应用到了诈骗中。

那么,新的人工智能骗局是如何运作的呢? 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5月22日,包头警方发布了一起利用人工智能(AI)进行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件,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图片[1]-新AI骗局:假装熟人10分钟诈骗430万元,所见所闻未必真实-首码网-网上创业赚钱首码项目发布推广平台

图片[2]-新AI骗局:假装熟人10分钟诈骗430万元,所见所闻未必真实-首码网-网上创业赚钱首码项目发布推广平台

据警方公布的案件显示,福州某科技公司法人10分钟内被骗430万元。

4月20日中午,该公司法人突然收到朋友发来的微信视频。 视频中,该公司法人的一位朋友表示,他去外地竞标需要430万元保证金,需要将资金转入对公账户,想借用该法人公司的账户取出钱。

由于视频聊天中验证了身份,该法人选择信任该朋友,在未核实钱是否到账的情况下,分两期将430万元转入该朋友的银行卡,直到该公司法人拨打了朋友的电话,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不难看出,诈骗分子借助AI技术以及电信、网络诈骗等冒充熟人的诈骗手段,骗取了该公司法人430万元。

图片[3]-新AI骗局:假装熟人10分钟诈骗430万元,所见所闻未必真实-首码网-网上创业赚钱首码项目发布推广平台

你听到的可能不是真的

事实上,利用AI技术进行欺骗的情况并不少见。 2021年3月,山东日照警方在侦破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还发现,诈骗团伙利用AI语音技术完成诈骗引流。

2020年12月31日,日照一名女子在网上炒股时遭遇诈骗。 据悉,该女子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有人推荐股票,便加了对方好友,随后被推荐进入炒股群,下载炒股APP,投入大笔资金。 一段时间后,该女子发现资金根本无法提取,而且她还被推荐的朋友和之前添加的微信群屏蔽。

随后,警方根据相关线索,认定该案是一起典型的投资金融诈骗案。 犯罪团伙在国内外相互勾结,在国内准确获取受害人信息,然后进行洗脑并分流到境外窝点,最终实施诈骗。

由于全国各地受害人数众多,每起损失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 对此,日照警方经过两个多月的缜密侦查,最终锁定了三个具有重大犯罪嫌疑的窝点。 在广州警方的大力配合下,成功捣毁3个窝点,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76名,缴获手机600多部、电脑100多台、电话卡一张、银行卡一张。

据了解,2020年7月以来,以卢某、曾某为首的犯罪团伙先后招募70余人,租用办公楼并搭建三个犯罪窝点,对外悬挂某互联网科技公司品牌,谎称从事从事化妆品销售,但实际上从事化妆品销售。 “引流粉丝”诈骗罪。

图片[4]-新AI骗局:假装熟人10分钟诈骗430万元,所见所闻未必真实-首码网-网上创业赚钱首码项目发布推广平台

该犯罪集团内部组织结构严密,分工明确。 设立总监、财务主管、班组长、操作员等级别。 海外股票推荐诈骗团伙“供给”的是最底层的操作者。 语音智能手机记录了给受害者的通话。 诈骗团伙通过对聊天消息的智能分析,将受害者分为高、中、低三个容易受骗的等级。

准确获取受害人个人信息后,诈骗团伙会冒充证券公司客服人员,添加受害人微信好友,取得信任后推送至境外犯罪集团控制的投资金融诈骗团伙,最后骗取一大笔钱,也就是完成了整个过程。 犯罪链条中的引流和吸粉环节。

从单一到复合再到AI新骗局

据包头警方、日照警方公布的诈骗案件分析,在我国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同时,诈骗分子仍在绞尽脑汁更新诈骗手段。

记者发现,几年前,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基本为刷单、虚假投资理财、冒充公诉人、“杀猪”、冒充客服等,诈骗特征趋于单一。

然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面对警方的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特点已经从单​​一类型转变为复杂类型。

不仅如此,骗子在进行吸粉、引流等操作时,还增加迷惑度,从而达到快速、隐蔽地完成骗局的效果。 例如,利用正规招聘平台发布“高薪又轻松”的招聘信息,利用交友网站或熟人介绍来吸引目标群体等。

近期,骗子为了骗取钱财,再次更新骗局和伎俩,将AI技术应用到骗局中,让骗局变得更加扑朔迷离、隐蔽性强。

预防人工智能诈骗不断变化

那么如何防范新的AI骗局呢?

据包头警方公布的案件显示,被诈骗的企业法人在看到朋友的实时视频后,下意识地选择了信任对方,而对方默认是自己的朋友,而这也正是其目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诈骗,即利用熟悉目标群体的人进行诈骗,可以更快地获得目标的信任,从而成功骗取钱财。

事实上,本案诈骗者利用AI技术,在冒充熟人的诈骗套路中加入了实时图像和声音,让骗局更加扑朔迷离。

据悉,在生活中,AI换脸很难用肉眼辨别。 因此,当涉及到金钱时,需要进行多方验证,比如通过电话询问具体信息,以确认对方是否是本人。

在新的AI骗局中,有人会问,骗子是如何得到自己或他人的长相的? 对此,要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警惕不明平台发送的广告、有奖、交友等链接,不要随意填写个人信息,以免被“精准定位”。被骗子追捕”。

另外,年轻人对AI技术很熟悉,但对于家里的老人来说,他们对AI技术可以说一无所知。 因此,有必要做好居家老人的宣传和预防工作。 提醒老人接到电话或短信时放下手机,再次给家人打电话确认,不要贸然转账。

事实上,无论骗子采用何种技术更新诈骗手段和套路,破解的方法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天上不会掉馅饼,而且涉及个人金钱,所以要谨慎,谨慎,更谨慎,验证,验证,再检查。

新闻线索报道渠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一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一点”,全省600名记者等你在线报道!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