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党建:济南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编者按 产业链是经济循环顺畅的关键。 当前,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积极利用“党建内链”带动“产业外链”一体化运行,用党建共同“基因密码”推动上下游产业、产学研院、大中型企业建设。 党建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有效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组织是党的强大优势,是壮大产业链的必由之路。 本期《发布集锦》重点关注全市各区县在产业链党委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

广建产业链党委撬动链上千亿资本

12小时内,200余家企业互动、40余位专家点评、16家企业(院校)签约……前不久举办的机器人及高端装备产业链生态大会频频传出好消息。 据统计,自2022年6月成立以来,机器人及高端装备产业链党委累计实现产业支撑37亿元,链接全国280多家企业。

6月中旬,山东省优质畜产品产业链党委成立大会暨优质畜产品企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济南高新区召开。 这是高新区推动的第17个产业链党委。

近年来,高新区坚持党建链、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四链”。 通过建组织、强服务、聚产业、强能级,构建了党建领导、产业链接、发展质量提升的链条。 做好党建体系工作。 引导机器人及高端装备产业成立产业链党委,落实“三强三聚”工作方法,构筑“链”上的战斗堡垒,抓“链”上的服务保障,将开发效率聚集在“链”上。

建立强大的组织,凝聚灵魂。 制定“1+3+N”党建引领发展体系。 “1”是产业链党委的全面领导; “3”是指根据协会会员单位党建工作情况,分为“党建示范示范型、党建推进型、党建初创型”三类企业,“1实施+X”辅助系统; “N”就是带动N家连锁企业开展党建工作。 目前,已有15个企业党组织受到市级以上组织部门表彰,50多个企业党组织被评为区县“五星级党组织”,40多家企业新成立党组织。

建立强有力的体系。 成立产业链党委办公室和联络处,建立产业链对接、联合党建、专家服务等12项制度,先后查明链上企业实际问题300余个,帮助链上企业申报超过50个项目,组织论坛交流50余场二是推动70多家上链企业成长到280多家。2023年党委确定十大目标任务,力争实现产业链配套30亿元。

打造强大资源,汇聚能量。 汇聚人才,先后聘请近百位国内外专家作为链上企业的“智库”; 汇聚技术,每年举办产品技术交流会和高峰论坛,出版市场技术信息、政策解读等杂志20余期; 集聚资金,与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签署战略协议,满足资金需求。

济南高新区积极探索园区党委、龙头企业、协会主导的模式。 成立激光、信息技术、机器人、智能装备等17个跨省市、全要素产业链党委,累计对接链上企业300家。 于家已开展120多个产业项目对接,推动链上合作金额突破20亿元,撬动链上资本突破2000亿元,推动链上企业走出孤立到联动。

党建链赋能产业链,打造产业孵化“源泉”

四年累计孵化企业158家,其中7家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位于历城区宝山街道的济钢创新谷成功转型的“密码”是什么?

从济钢员工分流安置的载体,到新济钢集团产业生态建设的战略支撑平台,再到新动能迸发的“双创”园区,多年来,济钢创智谷融入城市建设,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打造产业孵化“源头”,走出一条扎根济钢的全新之路,回报社会,推动新济钢转型发展战略实施。

“我们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依托产业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空间资源、创新体系能力等突出优势,打造双生态孵化属性(服务生态+产业生态)开放产业孵化园。” 济钢股份介绍了创新智谷事业部部长王英波。

记者了解到,该园区是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以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赋能国企“双创”平台。 济钢创智谷是基于济钢集团在自身产业链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空间资源、创新体系能力等方面的突出优势而打造的项目。 基于资源配置原则,打造具有双生态孵化属性的开放式产业孵化平台,定位于打造新济钢“中心”产业生态建设的战略支撑平台。

党建成果最终体现在队伍建设和业务发展上。

如今,不仅中小微企业青睐创智谷,数字政府阿里巴巴生态合作项目、清谷推进工场硬技术,以及以硅谷、清华大学为代表的一些行业顶尖资源也纷纷选择孵化创智谷。

面向未来,济钢创智谷将在经营好现有产业的同时,着力储备、孵化、培育未来产业,着力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产业生命周期链,实施产业升级+跨界融合,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种子孵化器”,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

宝山街道正在积极推动党的组织体系在产业链发展中扎根,党的组织工作的引领作用稳步落实。 “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工作就会跟进。围绕制造强区战略和做大做强产业链目标,探索实施‘产业链党建专项行动’”赋能”,成立产业链党建联盟,通过增强“组织链”上的凝聚力,推动政产学研、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共建共建党建,释放“服务链”新动能,激发“发展链”新活力,把党建的“软实力”转化为提升企业发展的“硬实力”,促进党的融合互促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宝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郑思源介绍。

找准党建领导和产业发展的“结合点”、组织设置和强化配套链条的“牵引点”、机制运行和服务企业的“驱动点”,以党建资源撬动社会资源、带动产业发展。体制内组织 体制外组织,聚集产业链内外最广泛的力量,成立企业商会,汇聚30家会员单位的政策、平台、项目和服务资源,通过组织联网、党建群众联动、阵地共建、联动发展、活动联办,将推动各主体紧密合作、高效联动,转动打造共建共享共享红色产业“生态圈”的“美好愿景”。共赢,成一幅连接宝山蓬勃发展和强大合力的“现实画卷”。

打破壁垒,跨领域共建,实现“1+1>2”发展效果

6月29日下午,济南高新区一家企业与历城区一家企业在顺泰广场签署了以“共建党建、共同发展”为主题的党建共建协议。 签约双方——资源环境建设集团和智科农业服务集团分别是环保科技型企业和农业服务型企业,业务范围不在同一领域,但通过党建联系在一起,至此,两人正式“结婚”。

资源环境建设集团成立于2017年,入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 拥有20多项专利技术,其技术成果得到了国内200多家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的推广应用。 智科农业​​服务集团是山东种业集团为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而成立的社会服务公司。 拥有5家全资子公司。 近年来,公司创新“科学种田,我来帮忙”平台,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单位之一。

“随着黄河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从事环境整治的资源环境建设集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智科农服集团还承接了高标准农田等高质量开发项目。 “双方已建立了业务往来,基础良好。” 顺泰区委指导员王深刚告诉记者,在区委的指导和推动下,双方决定通过党建共建,充分发挥党建联盟的先锋作用。成立“党建引领、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联盟”,从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出发,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主题,碳峰碳中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合双方资源和优势,共同打造基层党建共同体。 通过双方资源的有机整合、双方作用的有效发挥,形成强大的改革创新合力,实现“1+1>2”的发展效应。

据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综合党委副书记王伟介绍,近年来,齐鲁软件园发展中心综合党委围绕产业链党建工作开展了积极探索。 在产业链党建的引领下,以博晶大厦的信息安全产业、人工智能大厦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人力资本大厦的人力资本产业为代表,越来越多的大厦拥有了自己的产业。生态。 实现企业人才、信息、技术、品牌等资源的相互支撑,形成合理流动、高效匹配,形成集团化发展的可喜局面。

据统计,围绕楼宇经济发展,济南高新区积极开展提升楼宇党建质量行动。 共建立75个建筑党组织,建立党委、业主、经营者、企业、党员、员工“五党共治”机制,推动建筑资源化。 从集聚到聚合,打造了一批建筑经济样本。

以党建为媒,内外沟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近日,“金融管家”试点揭牌仪式在淮阴经济开发区拉开帷幕。 来自省、市、区三级金融机构专家带来一场助力科技人才赋能的政策快车盛宴。

作为淮阴区金融咨询体系的延伸和深化,“金融管家”模式能够更好地提高金融服务人才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 近年来,淮阴区坚持以党建引领金融服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全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组织链条推动产业链加长、补充、做强。产业链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 思想抓产业链党建。 淮阴区打造金融产业链,成立金融产业链党委,建立健全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内外沟通”协调联动优势,推动产学研及上下游发展。下游企业联合开展党建,严厉打击产业链问题。 下游企业存在“联动难、同步难、配套难”等问题,走出了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三年来,淮阴区财务咨询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 从最初的27名辅导员,到组建7个财务顾问团队,发展到包括证券、保险、基金、俱乐部、律师事务所等代表的9个财务顾问团队。多方位的财务顾问专家团队,包括金融机构、结对服务辖区企业320家,累计解决资金需求16.26亿元。 此外,去年还成立了淮阴区财税银企党建联盟,有效发挥区域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搭建了淮阴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业之间的桥梁。辖区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创新优势,凝聚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淮阴区将围绕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目标,加快淮阴区金融业转型,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为济南市打造科技创新金融改革试验区发挥试验带动作用。 该区贡献淮阴财力。

(文/图记者 韩晓鹏 张敏 张龙)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