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同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预通知

不。

01

申报内容

同济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包括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国创”)、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商创”)、学校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以下简称“SITP”)。

不。

02

声明类型

项目类型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1.创新训练项目是指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创新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为本科生团队。 团队中的每位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完成创业计划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营、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3.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采用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实验成果等,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产品或服务,并开展创业实践活动。这个基础。

不。

03

举报对象

1、品学兼优,有足够的学习精力,对科学研究、发明或创新创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善于独立思考,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创业能力且素质良好,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独立设计研究和实验方法,独立组织实施研究和实验,撰写研究论文或总结报告等。

2.鼓励跨专业、跨学科的合作研究,同等条件下优先资助团队合作项目和跨职级、跨专业、跨学科的合作项目。

不。

04

报告要求

1、项目来源包括“导师推荐选题”和“学生自选选题”两种方式。 项目选题要求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探索性、学术性、实用性、创新性、先进性,从解决本学科及其交叉学科的某一问题出发,与社会、生产、科研等相结合。实际上结合了。 其中,导师推荐的选题分为“面向2021届本科生”和“非面向”两类。 “定向2021级本科生”建议小组主要由2021级本科生组成; “非针对性”建议小组主要由“非2021级本科生”组成。

2、项目原则上以团队为单位申报,成员上限为5人,每个申报项目须指定一名负责人。 所有会员不得同时申报两个及以上项目。

3、项目指导老师必须是我校教师,每个项目指导老师原则上不超过2名。 指导教师职称必须为中级以上(职称未定者必须为博士)。 每位老师原则上最多指导2个项目(导师推荐题目和自申报题目累计计算)。

4、创新训练项目原则上要求项目负责人在毕业前完成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期限为1年。 (如项目不能按时完成,可于当年申请项目延期)。

5、国家级及上海市级项目资助金额为10000元/项目,SITP项目资助金额为3000元/项目。

6、学生应以所选项目导师所在学院作为申请项目的学院,并在该学院完成从立项到项目完成的所有环节(申请学院应积极配合相关管理和答辩工作) 。

不。

05

项目申请流程

1、导师推荐选题申请流程

(一)2021年11月15日至12月10日,拟参加2022年创新项目指导的导师登录“同济大学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网址:,以下简称以作为系统)发布主题。

(二)2021年12月10日至2022年1月10日,学生登录系统查看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1-2个主题,导师登录系统完成项目学生成员确认团队。

(三)2022年1月至3月,学生登录系统进行网上申报,导师登录系统进行审核。 (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2. 学生自主选择课题的申请流程

2022年1月至3月,学生登录系统进行网上申报,导师登录系统进行审核。 (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不。

07

其他注意事项

1、项目立项后,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项目组不得变更研究内容、项目负责人或指导教师。 2021级学生因专业变更确需变更项目研究内容、团队成员或导师的,项目负责人应于2022年6月30日前提交书面申请,并在系统中填写相关变更信息。 导师、学院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将逐级审核,项目变更以创新创业学院审核结果为准,具体实施细则另行通知。

2、取得的项目成果的产权归学校所有。 发表学术论文时应注明同济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