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假冒银行名称诱导消费贷款!银保监会提醒贷款中介三类风险陷阱

记者| 曾阳林

编辑|

贷款市场上,有一些不法中介冒充银行,打着正规机构的旗号,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粉饰征信,引诱消费者申请贷款。事实上,背后这些诱人条件高的违法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 10月14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谨防贷款中介机构违法行为的风险提示》(以下简称“风险提示”)。

因此,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2年第7次风险提示,提醒需要借款的消费者选择正规机构进行贷款,警惕非法中介或侵害权益的违法行为,并及时还款。注意以下三类陷阱风险。

陷阱一:以假冒银行名义申请贷款的广告信息。 不法中介会以“××银行”、“××银行贷款中心”名义发布贷款广告信息,或者向消费者推送贷款金额,声称自己“有银行内部关系”“可以利用内部程序申请贷款”。贷”等,通过其欺骗消费者借款人。 事实上,此类中介机构与银行无关,是为了引诱借款人的虚假宣传。

陷阱二:骗取高额手续费。 不法中介往往打着“低成本手续费”、“100%获得贷款”的幌子来吸引消费者。 借款人从银行获得贷款后,不法中介以各种名义要求借款人将贷款资金存入指定账户进行“转账”,伪造“流量”。 一旦借款人进行转账操作,大部分资金都以“服务费”等名义被扣留,借款人很难拿回资金,面临维权困难。

陷阱三:提供名不副实的中介服务。 不法中介机构往往针对不熟悉贷款业务和流程、或者存在信用问题的消费群体,提供所谓的“优惠贷”、“快贷”服务,并从中收取极高的费用。 事实上,消费者可以通过银行等正规机构的官方渠道自行办理贷款业务。 一些无良中介甚至会不顾消费者的还款能力,鼓励消费者向各类网贷平台申请贷款。 有些贷款产品本身利率就很高。 筹集资金而不是提供服务。

针对中介机构上述违法行为,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需要借款的消费者树立合理消费观念,理性借款,通过正规机构和渠道办理贷款业务。 具体来说,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获得正规机构的融资服务。 消费者如有借款需求,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正规渠道咨询或办理。 如果确实需要中介服务,不要相信间接的贷款服务。 注意核实中介机构资质,详细了解中介服务和合同内容,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利率等虚假宣传。

二是了解贷款产品的重要信息。 向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申请贷款时,应留意贷款条件、综合利息成本、还款要求等重要信息。 坚持诚信理念,向正规机构提供真实的贷款申请材料,珍惜个人信用信息,理性借款,及时还款。

三是警惕向无关账户转账的请求。 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关注贷款合同之外的转账要求,警惕以“刷水”、“拿账”为由的转账要求,不要随意将资金转移到无关账户,防止被骗资金风险。 如果您发现自己落入非法中介陷阱,应保留相关证据,并及时通过报警、诉讼等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