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法治新闻报道的探索与思考

视频播放器关闭

法治报道是一个需要很强专业精神的报道领域。 但要让法治宣传真正走近受众、深入人心,就必须让报道贴近群众、增强互动性。

法治新闻报道作为重要的新闻报道类型,在宣传法治、教育群众、弘扬法治精神等方面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入实施,社会公众对法治新闻越来越关注,这也对法治新闻报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不仅带来传播方式的变革,也带来内容生产的创新,这也意味着法治新闻报道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 法治新闻报道要坚持正确导向,充分利用多种传播渠道和多元化信息技术手段,增强用户认知,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凝聚法治共识。

触及热点,强化新闻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的生产、呈现、供给、传播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各种互联网传播载体层出不穷。 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使得新闻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传统媒体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从速度上来说,传统媒体并不具备优势。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关注热点新闻不重要。 尤其是在法治报道领域,主流媒体的及时“出现”尤为关键。 近年来,传统媒体探索出一条媒体融合的创新之路。 对于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案件,积极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传递真相,回应质疑。 消除疑虑。 把握报道时机、掌握报道主动权、谋求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双向信息互动,成为放大主流声音、凝聚思想共识的有力武器。

在及时了解新闻时事的同时,也要超越新闻事件,在“深度”上做文章。 具体到法治报道领域,当前舆论场众声喧哗,很容易导致法治新闻内容轻化、快餐化、碎片化,甚至娱乐化、庸俗化。 有些案件和事件可能刚刚引起社会热议,但很快就因新事件层出不穷而淡出人们的视线。 这就要求法治报告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更高。 在对某一案件的跟踪报道中,不仅要让观众知道发生了什么,还要让观众了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影响。 更重要的是,要传达法治理念、法治精神、法治意识,增强法治报告影响力。 “法治内容”。

以《工人日报》系列报道《让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不倒’》为例。 一段时间,送餐时受伤的外卖小哥面临工伤认定困难、快递员随意罚款、网约车司机劳动报酬比例不透明……类似新闻事件频频曝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该系列报告从个案切入、跳出个案,从完善立法、制度建设等多角度探索解决问题之道。 通过采访多位法律专家和劳动律师,深入分析了当前劳动权益保护中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指出劳动领域的很多立法被认为无法适应当前的形势。事态的发展。 新的监管方式。 这种选题策划和布局,充分发挥了深度报道的优势,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与此同时,《工人日报》客户端推出了一系列同名专题专栏。 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从标题制作、行文风格、事件表达等方面改变了形式和声音,与纸质媒体的深度报道形成了“组合拳”。 ,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

把握方向,彰显专业

在移动互联网“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不同主体的多种声音可以通过新兴的传播主体快速传播。 然而,为了追求点击、关注,或者实现自己的诉求,一些声音并不客观理性,强调一方利益而忽视另一方利益; ,甚至制造舆论,故意炒作,妨碍司法公正。 对于一些热点案件和事件,人们已经习惯了“让子弹飞一会儿”、“等待反转”。

在此背景下,加上法治新闻本身涉及的内容和主题与法律问题、刑事侦查、审判审判等密切相关,受众迫切呼唤更加专业、可信的法治报道。 这种专业性和公信力在于媒体不轻信、盲从,在尊重事实和法律的基础上,以客观、理性、公正的态度做出独立判断。

新媒体时代,在纷繁复杂的舆论洪流中,传统媒体要想找到自己的流量密码和角色定位,就必须始终保持定力,坚守新闻真相。 要及时满足公众合理知情权,严格遵循司法程序公正,恪守新闻道德,在法治报道中不煽情、片面。 由于法治新闻报道内容的特殊性,往往涉及多方利益冲突。 报道中要注意踩“平衡木”,不“拉框架”。 内容公正、真实、叙述客观。

新闻报道特别是法治新闻报道对舆论导向具有重要影响。 面对不同价值观、不同个体认知的受众,法治新闻报道要特别注重凝聚社会共识,引导舆论热点,避免社会敌意蔓延,引领全社会形成良性的社会价值观。

还应该看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播方式和工具不断涌现,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传播的受众是不特定的大多数。 有关法治的新闻报道不能只为了迎合公众的好奇心理,对犯罪细节、侦查手段、反侦查手段报道得过于详细,否则可能会诱发甚至模仿行为。 ,而且还会给受害人家属造成二次伤害。 媒体要树立正确的导向意识和大局意识,拒绝“流量胁迫”中的引人注目、“标题党”等不良传播方式,避免盲目追求新闻效果。

创新表达,增强互动性

法治报道是一个需要很强专业精神的报道领域。 但要让法治宣传真正走近受众、深入人心,就必须让报道贴近群众、增强互动性。

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传播手段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这也为法治报道带来了拉近与受众距离的机会。 “主力已全面挺进主战场。” 在传统媒体积极推动媒体融合改革转型的浪潮中,要求创新法治报道形式,明确网络传播规则,打破传统报道思维,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工具,方法,并将“法治”、“新闻”、“新媒体”这三个要素统一起来,优化新闻传播效果。

目前,传统纸质媒体传播渠道已逐渐转变为“两微一端”的现阶段,形成多维度的媒体矩阵。 2019年全国政法优秀新闻作品评选首次设立媒体融合奖,包括短视频新闻、移动直播、创意互动、融合创新四个类别。 做好法治报道,需要认真分析各平台特点,针对不同平台用户,利用好动画、音频、短视频、直播、H5、VR等形式各组讲好法治故事,讲好法治故事,激发受众共鸣,增强法治新闻的感染力。

比如《3D动画大片|当哪吒遇上民法典》、《桃园三兄弟如何用民法典解决纠纷》等短视频。 人民日报发布,以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场景解读民法典; 2021年全国人大期间,两份高报告发布后,《工人日报》推出媒体灌输之作《太振奋了!两份高报告点名这些案件》,从“大案”入手,对于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重大案件”,在短短的2分钟视频中,融入动画元素,让广大用户了解两高报告的核心内容,真正感受到公平正义。生动、吸引人、通俗易懂,在表达上也摒弃了严肃的“高人一等”说教,代之以轻松活泼的语言,有效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大新媒体平台已成为公众信息互动的主要方式。 要求不断提高。 这就要求媒体融合时代的法治新闻报道要关注受众的注意力,了解受众的想法,让受众参与内容的生产和传播,通过主动互动增强用户粘性,做到“接地气、大众化”。

从线上走向线下,也可以进一步聚集受众,增强传播影响力。 例如,2020年底,《检察日报》发表“法治回顾”系列报道,组织线下学法活动并进行详细调查,在推动普法进程的同时,也认真了解观众口味的变化,不仅收获了不同的观众群体,而且将观众感兴趣的法治事件以全新的形式呈现给观众,切实满足了观众的精神需求。

(作者吕跃 单位:工人日报)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