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闻报道的概念
简单地说,新闻就是对最近事实的报道。 具体来说,新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个事实在时间上是新的; 内容新鲜; 这是每个人都关心和需要的价值; 报告和传播的手段。 它最大的特点是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目前,我国新闻报道有五种基本形式,即:新闻、通讯、评论、调查报道和新闻图片。 其中,新闻是一切新闻报道形式的始祖,所有现代新闻报道形式均源于它。
二、新闻报道的基本特征
1.内容真实、事实准确
真理是信息的生命,也是力量所在。 事实是它的起源和令人信服的基础。 真相意味着事实是真实的。 所写事物的人物、时间、地点、发展过程不能是虚构的。 准确性意味着每个事实,包括细节,都是正确的。 一条新闻如果歪曲事实、含有错误,不仅会降低其新闻价值、失信于人民,而且还会损害党和人民的事业。
2.内容新鲜有价值
新闻的价值在于它的新颖性,具有理解、启发、引导的意义。 新闻只有新鲜,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先睹为快。 新不仅意味着向读者报道新人、新事件、新经历。 我们应该选择有意义的、有价值的、鼓舞人心的、有启发性的事情。 我们不接受“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种盲目追求好奇心的观点。
3. 及时、及时
速度就是新闻的价值。 新闻报道速度慢会降低新闻的价值,“新闻”变成“旧新闻”。 时效性就是速度要快、内容要新。 我们要敏锐地感知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尽快了解,快速及时反应。
4. 简洁明了,篇幅短小
简洁是信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 所谓简洁,就是“寥寥数语,记清事实,寥寥几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抽象,简短而不落遗漏”,用笔要简洁工整,内容要简洁。进行浓缩和细化。
2.新闻报道的分类
新闻报道一般可分为四类:
1. 新闻动态
动态新闻是快速、准确报道近期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活动以及经济建设的新情况、新发展、新成果、新问题的文体。 这是报纸中最常用的类别。
2. 典型新闻
典型新闻也称为经验新闻。 它是侧重于一些特定部门、单位、行业的典型经验和成功实践的报道方式。 这类新闻是在介绍经验做法后,总结经验、揭示规律,达到点名促工作的目的。
3、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是把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发生的同一性质的事实综合起来、各有特点、体现一个主题的报道。 其特点是在综合、概括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见解、揭示规律。
4. 评论新闻
又称“记者评论”、“新闻评论”。 它是一种兼具新闻和评论功能的新闻。 它以陈述事实为基础,穿插评论或情感表达,从而分析和解释所报道事实的性质和意义。 其特点是叙述与评论同时进行,要求观点正确、评论得当,立足于国家方针政策,以事实为依据。
新闻报道还可以分为以下具体类别:
(一)按照新闻事实发生的地域和范围,分为国际新闻和国内新闻。
(二)按新闻性质分,有政治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军事新闻、社会新闻、文学新闻、体育新闻和会议新闻。
(3)按照新闻的特点,有事件新闻和非事件新闻、单一新闻和复合新闻、动态新闻和静态新闻、本体新闻和反应新闻。
(四)根据新闻题材,有典型报道、综合报道、描述性报道、批判性报道。
(五)按新闻传播方式分,有口头新闻、书面新闻、广播新闻和电视新闻。
三、新闻报道六要素
新闻稿主要由六个要素组成:
1. 什么(什么);
2、这件事情涉及到谁(who);
3.何时(何时)发生这件事;
4.什么地方(where);
5.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为什么);
6. 这是怎么发生的? (何果)。
简单来说,就是谁做了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以及取得什么结果。
4.新闻报道写作格式
1. 标题(中间)
2.文字
(一)引言:说明事情发生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
(2)内容:用简短的语言准确表达整个事件的内容;
(3)结局:说明故事的影响和意义。
五、新闻报道写作的特点和要求
一、新闻报道的写作特点
(一)主题突出,文字简洁。 一条新闻通常报道一个事实并说明一个问题。
(二)文字应当简明扼要,用事实说话,必要时论证得当、精辟。
(3)开头通常有引言,简要说明全文的中心思想或主要事实,引起读者的注意,使读者首先有一个总体概念。
(4)结构严密、层次清晰。 一般根据事情的内在联系,先写最重要、最新鲜的事情,然后写次要的、比较次要的; 也可以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变化的顺序来写,但要突出主要部分。
(5)说明必要的背景:事物的历史背景、发生、发展、变化的环境、条件及其与其他事物的联系。 目的是通过比较和陪衬,更清楚地说明事物的政治意义。 背景材料应该简明扼要,不应该铺天盖地。 并非每条新闻都需要背景材料。
2.新闻报道写作要求
第一类新闻是简明新闻。 它只报道一个事实,一般不说明背景,不写细节,而且篇幅很小。 其结构由三段组成:引言、主体和结论。
(1) 标题。 标题可以说是新闻的眼睛,标题体现了主题。 一篇好新闻首先要有一个好标题。 精心打造的标题就像“点睛之笔”。 既要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又要醒目、新颖。 新闻标题有三种形式:
一是多行标题。 它主要是一个三行标题,由引言、主标题和副标题组成。 引言的作用是介绍背景、烘托气氛、引出主题。 主题也称为主题。 其作用是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或指出新闻的中心思想。 子主题也称为子主题。 它们的作用是介绍与主题相关的情况并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比如,让教育启迪生命、滋养生命(主标题)永济实验中学生活化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果(主题)生活化教育走进课堂(副标题)。
第二个是双行标题。 它由引文、主旨或主旨、副标题组成。 两行标题一般虚实结合,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例如,为弘扬雷锋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介绍),永济实验中学开展了一系列学雷锋活动。
第三个是单行标题。 单行标题是指只有主要主题的标题。 这种标题需要突出主题、简洁、醒目。 例如,永济实验中学召开了第十三届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
新闻标题写作的要求是:一要精炼。 字数应尽可能少、简洁,不使用任何多余的字。 第二,要准确。 即标题要恰当、恰当地概括新闻的内容、精神和精髓。 第三,必须生动。 即在准确性的基础上,尽量突出内容和表达的生动性,以吸引读者。 第四,要新颖。 “新”是新闻的基本要求。 如果它不新鲜,就不足以成为新闻。 标题要善于突出新事物、新方向,抓住最具新闻价值的问题。 (2)简介。 引言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 通常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让读者对新闻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引言的作用非常重要。 新闻能否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角写作的成功与否,所以写新闻时,应将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开头。
一是不能与标题重复。 引言和标题的功能有些相似,但标题概括了全文的精神实质,而引言是标题的延伸,必须用事实说话。 二是为后面的文字留出空间。 引言虽然是全文的精髓,但并不能说明一切。 尽量用简洁的语言提炼出本质,留下更多的材料留待以后解释。 好的引言能够自然地展开新闻的主体部分,为后续的写作提供便利。
新闻线索通常采用以下方式撰写:
一是叙述性的。 这是最常见的方式。 它以高度概括的方式讲述了新闻中最重要、最新鲜、最有吸引力的事实。 例如,《永济实验中学教学月落下帷幕》的报道中的介绍是:1月7日,永济实验中学隆重召开2011年教学活动月总结大会,标志着历时两年的各项教学竞赛活动圆满结束。一个月。
第二个是描述性的。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个有特色的事实和有意义的一面,给读者留下生动的印象。 例如,《我校举办2011年教学活动月“生命化教育”课堂教学竞赛》一文的开头是:我校教学活动月从2011年11月底到12月底大力开展。继“生命教育”主题班会评选活动之后,12月7日、8日两个下午,我校举办了“生命教育”课堂教学和“求是杯”教学比赛。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让课堂充满活力”。
三是提问方式。 用问题引出新闻报道事实,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思考。
第四是结论。 把新闻事实的结论写在开头,开门见山,体现事实的意义。
(2) 主题。 这是新闻的主要部分。 它运用充分、具体的事实材料,对新闻内容进行具体、全面的阐释,体现全文的主题。 新闻的导语指出了新闻的主题,主体部分是新闻主题的表达和发展。 本质上是对导语内容的扩充和补充,使导语中提到的事实更加清晰。 正文是消息的主要部分。 它紧随引言,解释引言中揭示的主题,或回答引言中提出的问题,详细叙述和发展新闻事实。 写主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树干很突出。 新闻报道的主体是骨干,骨干上应使用典型材料。 去掉线索,减少枝节,舍弃与主题无关的东西,保持重要信息简单。
足够的信息。 回答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内容必须具体、充实,才能有说服力。 无论引言提出什么问题,主体都必须回答,这样才能抓住中心、突出重点。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要适当划分段落,有条理地展开叙述。 层次的排列顺序有以下几种:一是时间顺序,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结束的顺序排列层次; 三是将时间顺序与逻辑顺序结合起来,做到行文严谨有条理,活泼而不混乱。
(3)结论。 结论是新闻报道的最后一段或一句话。 明确新闻报道所陈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加深对新闻报道的理解和感受,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
新闻报道的结尾风格有总结、评论、希望等。有的新闻报道,写完事实后文章就停止了,结局就在事实中。
六、新闻报道写作能力提升策略
1、培养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度,善于发现新闻线索
新闻敏感度,或者说新闻触角,简而言之,就是记者辨别新闻的敏锐能力。 具有新闻价值的事物不能被别人认为是新闻,但你可以立即认为它是新闻。 这就是新闻敏感性。 没有一定的新闻敏锐度和新闻敏感性,很难写出像样的新闻稿。 美国新闻学者卡斯帕·约斯特在《新闻学原理》一书中的一段话生动地阐释了新闻敏感性对于记者的重要性。 他说:“一个不善于辨别颜色的人,成不了画家;一个不懂和谐的人,成不了音乐家;一个不‘新闻敏感’的人成不了记者。” 培养新闻触角 如果你对新闻敏感,善于发现新闻线索,在事情还在“清平末升”的时候就能敏感,预见到走向何方,这样你就可以多写一篇新闻稿容易地。
如果你有一定的新闻触角和新闻敏感度,你就不会觉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是会兴奋地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新闻”。 在看似没有新闻的情况下,比如上下班、吃饭、出差、住宿、交通等,都能找到新闻线索。
2.积累新闻素材,选择新闻话题,找到合适的新闻角度
角度是新闻写作中借用自然科学的概念。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有大量的信息可供我们捕捉和选择。 同样的新闻事实,从不同的角度报道,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特别是在学校,它是基于学年的。 许多教育教学活动、文化活动、生活学习方式在时间上都具有周期性循环的特征。 如果每年的新闻报道只是报道活动本身,而不是选择新的角度和切入点,找到新的角度来观察人、事、问题,从人、事、问题的某一方面入手,给予读者有了新的信息,书面新闻难免会失去人心、感到熟悉,读者就会失去阅读的兴趣。 即使他们读了,也会很无聊,就像嚼蜡一样。 角度选择的得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闻的成功与否。 最佳角度的选择,可以化平庸为新鲜,化枯燥为生动,化肤浅为深刻,甚至化旧闻为新闻。
想要写出一篇好的新闻稿,可以注意以下几个角度:
第一,思想观点。 鼓舞人心的思想往往能吸引很多人的注意,而强化思想的力量是最重要的新角度。 比如,一场生活化教育主题的班会,单从范围上来说,算不上什么大新闻,但从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角度来看,却具有报道价值。
二是特征角。 每年有些节日的庆祝活动都大同小异,但如果我们找出当年活动的特点并进行报道,就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
第三,读者和观众的视角。 要注重研究与师生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密切相关、共同关心的问题,选择发生在师生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利用以小见大,才能增强新闻的吸引力。 1:关注所在部门的动态。 从班长、团委书记处可以获得有关院系的新闻资料(班风、室风、学风、考试风采等)以及其他院系的各种大型校内活动。 通知,或获取班级各部门和社区成员的新闻材料;
3、掌握新闻写作的通用技巧,提炼新闻选题
新闻主题是整个报道的灵魂。 它隐藏在新闻材料中。 一旦我们发现它,它将主导整篇文章,成为整个报告的中心内容。 要站在时代和社会的高度,坚持实事求是、不落入俗套、贴近生活、读者至上的原则,运用探究、比较联系、潜移默化等方法细化和深化新闻主题。
要写一篇好的新闻文章,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 标题制作技巧的基本掌握。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如果一篇新闻稿有一个新颖独特的标题,它就能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编辑、读者和听众的注意力。
(2)学会写主角。 引导语是消息的开始,也是消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一些外国媒体人士将主导语言称为“抓住人心的手”。 这就是主导语言的吸引力。 如果没有良好的引导,这不是一个成功的新闻稿。
(三)基本熟悉各种新闻体裁的写作和结构,阅读一些相关资料;
(4)了解并掌握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用事实说话。 这就是新闻的独特魅力。 刚接触新闻的人常常用自己的主观评价和假设来代替大量重要的新闻事实,使得写出来的新闻要么空洞,要么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