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舟的AI课,让我看懂了知识付费的局限

 此篇文章来自润宇老师 润宇创业笔记,李一舟的AI课,让我看懂了知识付费的局限。

这事儿已经过去一周了👇

image

美国的AI教父,Open AI的创始人山姆·奥特曼,很多人都认识。

而中国AI教父,右边这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人,李一舟,靠卖199的AI课,达成了几千万的收入。

最后的结局,大家也知道了,这个199的AI课,被全网下架了,这周关于AI课的讨论,也逐渐平静下来了。

image

从运营角度来说,李一舟这波操作我是非常佩服的,精准定位、短视频直播流量联动、极简产品设定、极致效率的直播间转化、拉满通投的全网联播、大年不休的拼命精神。

但最后的这个结果,让我这周思考了很多。

关于个人IP,关于直播,关于知识付费,今天说一些真话,如果得罪一些人,真不是故意的。

 1 

知识付费还能做么?

第一个问题,知识付费还能做么?

我的答案是,能。

我也算是知识付费背景的个人IP,拿他赚了不算太少的钱,这些钱陪我走出了K12双减的负债阴影,所以我很熟悉。

结合自己的经历,知识付费适合谁做?

刚起步的、有一些才华的、特长的、人脉的、情绪价值的人。

个体创业,赚钱第一步,有能力的,我建议卖课,一般来说,收益会超过你预期。

因为知识付费的变现逻辑,其实有一层就是:人脉变现。你可以理解为:收份子钱。

那些支持你的,了解你的朋友,愿意用一个合适的价格支持你,这不是割韭菜,是双方自愿的,当然未来,你可能也是要还的。

这个阶段,你没有大流量,没有名气,就尽量用知识付费赚点钱,走出贫困,找到自信,我觉得没毛病。

 2 

知识付费怎么做呢?

第二个问题,知识付费怎么做呢?

分阶段说:

1、越是起步,越是小规模,高客单,重服务。这个时候,真的是拿命去交付,情绪价值拉满,就为了配得上这个高单价。

这里的起步,指的就是几乎没有公域私域的积累,这里指的高客单,基本是万元级。

2、规模越大,越是上团队交付,控制单价,不能盲目追高。因为这时候个人IP的交付边界已经到了,没法提供这么多情绪价值了,继续高客单,风险就会增高。

这里说的规模,一般是百人以上了,一个个人IP已经管不过来了。

3、这时候规模继续扩大(到千人和万人水平),知识付费这种商业模式可能就不一定合适了。就算做,也要考虑降单价,提升产品的交付标准化。

李一舟,就是在这个位置,把事情琢磨得很清楚的。

 

 3 

知识付费会翻车么?

第三个问题,知识付费会翻车么?

我认为是一定会翻的!原因它本质是影响力变现,当付费用户,已经突破影响力边界,翻车的隐患就埋下了。

就是”增长的赚钱欲望与个人影响力范围“这组矛盾,只要突破了个人的影响力范围,还要赚钱,那翻车几乎是定局。

为什么呢?

知识付费被人调侃为“卖空气”,这个调侃是有道理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无实物,也不是电影游戏那样的精神娱乐,所以卖的是什么?

卖的是:希望,促进成交的是:焦虑

希望和焦虑的落差,就是这款知识付费产品在用户心里的“价格”。学习课程以后的体验,就是在“填平落差”。

今天的环境,构建希望的成本已经越来越高了,且随着营销的用户越多,这个成本就越高。

课程体验,随着参课人员变多,能力水平就越发参差不齐。不用看课程研发地是否好,只要学员足够杂足够多,交付就一定会出问题!

因为,除了义务教育以外,学习从来就是少数人的事儿。

希望越来越难构建,落差越来越难填平,那原本在用户心中的价格也就维持不住了。

最后,哪怕199,大家也觉得贵!!

 4 

不想翻车,怎么办?

如果不想翻,有这几个方法:

1、当个小本生意做,放弃每年高增长,每年赚一点,适可而止。

2、找真命题:K12、职业技能(考证)、身心灵。

3、找真客户:把知识付费卖给B(企业)和G(政府),但不要卖给C(个体)。

4、认知免费,服务收费:把认知放到文章、视频直播里免费说,还引流,把服务拿来卖,比如留学、金融、法律的咨询。

5、把知识赋能到一个标准化的产品上,做大规模的产品化的交付,比如:书、茶、酒、滋补、香云纱、马面裙,知识只是他的附加值。

2024开年,对知识付费就那么不友好,也算是一个警示:

当经济不好时,百姓不再为知识而付费,而是为出路而付费

 此篇文章来自润宇老师 润宇创业笔记。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