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刷”到金融服务专家,小心“刷”进诈骗陷阱

冒充专业金融服务公司,自行开发金融中介APP,声称提供贷款援助、利息返还、不良记录消除等金融服务,以名义诈骗数万名受害人近8000万元的服务费。 日前,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检察院对一起利用金融中介APP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案提起公诉。 浦某等124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至1年6个月,缓刑2年。 处罚,每人应处以罚款。

图片[1]-短视频“刷”到金融服务专家,小心“刷”进诈骗陷阱-首码网-网上创业赚钱首码项目发布推广平台

图片[2]-短视频“刷”到金融服务专家,小心“刷”进诈骗陷阱-首码网-网上创业赚钱首码项目发布推广平台

视频“刷”到金融服务事业部

2020年4月末,曹先生在观看短视频时看到一则广告,声称可以帮助个人贷款、返还利息。 曹先生眼睛一亮,他意识到自己所付的贷款利息很高,而自己又缺钱,于是他和广告中的营业员小李成了朋友。

小丽说,她所在的金融公司有内部渠道帮助曹先生归还银行2万多元的贷款利息,但需要缴纳金融服务费。 就在曹先生犹豫的时候,小丽发来了一段自己在公司工作的视频。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这家公司规模非常大。 随后,小丽向曹先生承诺,如果手术不成功,她可以得到退款。

曹先生信以为真,将1288元金融服务费转给小丽,并按要求下载了金融中介APP。 根据操作提示,曹先生选择了金融服务老师王先生来洽谈贷款事宜。 随后,王先生一对一地教曹先生如何下载贷款软件并填写信息。 曹先生按照步骤申请贷款未果后,联系王先生时却发现对方毫无消息,而销售人员小李也拉黑了他。

同样的经历不仅仅发生在曹先生身上。 2020年6月,海州区公安分局接到群众举报,这个利用金融中介APP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团伙逐渐浮出水面。

看似合法的金融公司却有黑幕

大学毕业后,浦从事手机数码销售,但生意不太好,他一直在寻找新的赚钱方式。 2018年前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浦接触到了浙江一家金融服装公司。

该公司的业务主要是根据客户的贷款需求为客户介绍匹配的贷款人,并收取咨询服务费以获取利润。 浦和好友谢参观公司后,毅然加盟,在四川成立了一家金融服务公司。 然而没过多久,浙江一家金融服务公司的分公司因涉嫌诈骗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浦也因项目亏损注销了该公司。

一段时间后,濮等人决定单干,通过正规渠道在四川成都成立了一家咨询公司。 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商业信息咨询、企业管理咨询等,但不包括金融服务。 浦某等人非法经营,对浙江某金融服务公司运营模式进行升级,在原销售部、客服部的基础上增设技术部、售后部,增强公司专业化程度。 同时,为了欺骗他人,他们多次更改公司名称,并开发自己的金融中介App,以宣传公司的金融服务业务,增加客户关注度,并提供在线金融通讯服务。

蒲某等人的公司自称提供网贷融资、信用卡融资等金融服务,并在热门短视频平台发布“有内部渠道帮助秒下贷款”、“不成功退款”等虚假广告在互联网上。 客户上钩后,公司销售人员会用事先准备好的话语,诱导客户支付1288元、4988元等金融服务费,并让客户下载公司自主开发的金融中介APP, App中所谓的金融服务老师向顾客提供虚假的金融服务,然后以各种名义推脱、拒绝顾客的退款申请。 只有当顾客报警或投诉时,公司才会退还部分服务费。 对于客户支付的费用,公司以3%至37%的比例向员工佣金。

为了让公司更加混乱,浦等人还制定了企业文化和公司章程,聘请了两名专业律师和银行高管定期为员工进行所谓的法律和金融讲座,平时鼓励员工形成不同的团队,团队以赌博为基础签订赌博协议,带领员工往返高端消费场所。 案发前,该公司有近700名员工,但很多员工并不知道自己从事犯罪活动,还以为自己加入了正规的金融服务公司。

截至2020年7月,浦某等人已在全国诈骗数万受害人,涉案金额近8000万元。

戳穿金融服务的幌子

由于案件量大、证据复杂、涉案人员众多,每个犯罪嫌疑人的职务和角色都不同。 如何区分涉案人员,实现精准打击犯罪,是办案的关键。 问题。 海州区检察院派出10名骨干人员成立专案组,提前介入案件,并召开公安机关联席会议,指导公安机关全面侦查取证。

根据公司架构、行为人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具体实施行为,检察院提出分层办法,将涉案人员划分为领导层、管理层和核心骨干层,细化层级分类。 同时,检察官综合考虑涉案人员参与时间长短、犯罪数额、对违法行为的认识、是否为大学生等因素,对涉案人员进行科学分层处理。公司现有员工近700人。 未成年人不被视为犯罪。

2020年11月,公安机关以涉嫌诈骗罪将蒲某等124人移送海州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察官在审查中发现,本案犯罪嫌疑人以公司形式经营,分工明确,扑朔迷离; 采用“科技+金融”模式运营,专业性强; 并且广告用来吸引流量,传播度高。 与以往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相比,本案涉案公司表面上与普通公司没有什么区别。 其提供内部渠道等所谓可以帮助秒下贷款、消除不良记录等金融服务来吸引用户,其运作方式也更加专业和创新。 隐匿,属于新型金融网络诈骗犯罪案件。

检察官认真审查了返还赃物、认罪悔罪态度、犯罪作用、涉案金额等影响继续羁押的因素,动态评估社会危险性和适用其他措施的可能性。并对11名在押人员采取强制措施。 性审查程序,并变更强制措施取保候审。 同时,法院加强与公安机关的配合,深入查处隐匿、少报违法所得的个人当事人资金线索,共追缴赃物1600万余元。

2021年2月,海州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浦某等124人提起公诉。 由于案件复杂,庭审历时8天,分三批进行。 日前,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