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六十年

1952年10月1日,中华民国三岁生日,中国新闻社正式成立。 同日,由刘少奇同志点名、廖承志等记者在早年国际通讯社基础上创办的中新社,发布了第一份广播新闻稿《首都举行盛大军礼》海外“纪念国庆阅兵”。 这响亮的第一声呐喊,突破了当时美国等西方势力对新中国的舆论封锁,向世界特别是海外华人传递了来自东方的“中国声音”。

60年来,中新社始终坚持中国立场,坚持人民利益,维护国家形象,弘扬中华文化,坚持贴近海外受众和客户需求,践行及时、准确、每份报告均真实、客观、平衡。 社会的原则发生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变化,从最初的广播、邮寄、电传等传统方式,发展到今天集文章、图片、网站、视频、版本、信息于一体的现代传播体系。期刊。 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沟通能力不断增强。 如此大笔之力,辛勤耕耘,形成了“短、快、新、活、宽”的具有国际视野、亲和力的对外报道风格,受到了海外侨胞的好评。 受到媒体和海外华人的广泛认可。

抗战时期发声

中新社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搭建中国与世界特别是海外华人桥梁的艰巨使命。 回顾历史,中新社与其前身国际新闻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国际通讯社是1938年在周恩来参与下,进步文化人士范长江、胡愈之发起创办的爱国进步通讯社。 国家通讯社一成立,就向世界传达了中华儿女不投降、不抗日的信息。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家通讯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事进步新闻事业,向国民党统治区和海外华文报刊提供通讯和专题文章。

从1939年到1940年夏天,国家通讯社正处于鼎盛时期。 桂林总部、香港分社、广州办事处发文:向国外发行英文《远东通讯社》,向海外华人发行《祖国通讯社》、《国家通讯社》。 国内《国际通讯》及国内外发行的专题文章,均采用国家通讯社的文章,除党领导的《新华日报》、《华商报》外,还有那些在国民党控制区。 东南亚、印度、美国、澳大利亚、非洲等地有报纸及华侨报刊150余家。 这种影响力在战争年代是无价的。 自称“海外孤儿”的海外华人,总是期盼着来自祖国的消息。 国家通讯社架起了一座跨越千山万水的信息桥梁,将家乡的信息传递给生活在他国的中华儿女。

千废之中突破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 然而,新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内外部形势。 为了在政治上孤立新中国,还进行了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剿。 1898年维新运动后至1911年前夕,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及二战后,新中国成立时海外华文报刊共有97种,但政治背景各异。 进步报刊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

为了打破美国等西方列强的封锁,使海外华文报纸有祖国的直接新闻来源,开展报道新中国的各项政策和建设成就,中央领导中共中央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直接向海外华文报纸提供稿件的通讯社,中新社应运而生。

1952年5月,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稼祥召集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开始筹建中国通讯社。 中新社聚集了一批背景独特的新闻专业人士——有的是海外华文报纸的主编、主编,有的是社论撰稿人,有的曾在香港从事新闻工作。 他们熟悉海外华人心态,拥有丰富的华文报刊工作经验,发表了大量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 一个媒体动员如此多的海外华裔记者,在新中国媒体发展史上也是相当独特的历史现象。

1956年3月,中新社召开半个月改组会议,明确中新社为“华侨通讯社”,负责供应海外(包括香港、澳门)华文报刊各种稿件; 成立社会事务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设立广播、通讯、图片、特稿四个编辑部和广东、福建、香港三个办事处。 至此,通讯社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架构基本确立。

20世纪60年代,尽管中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印尼、印度等世界各国发生反华风波,中新社的报道工作仍取得新突破——开始报道国际新闻,加强报道国际新闻。新闻、出版、图片、画报、电影、文学艺术等业务以及华文报刊研究等业务。 其中,1958年成立的电影团队拍摄了《齐鲁英雄》、《漫游北京》等多部风光片和纪录片,并在香港获得放映地位; 1963年,首次派记者出国采访,报道首部在印尼举办的电影。 第一届新兴大国运动会。

中新社成立时,创始人之一廖承志先生就明确提出了爱国报道方针。 他说,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教育相结合,热爱祖国与热爱当地人民相结合,应该成为侨务政策的主要内容。 这一政策至今仍具有深远意义。

“文化大革命”动乱中的坚持

“文革”开始半年后,伴随着所谓“一月风暴”夺权运动,除了基本坚持记录新闻的“中国新闻广播”外,机关层面等部门均处于瘫痪状态。相继。 1969年初,国务院正式发出通知,撤销侨务委员会。 原由侨务委员会党组领导的中国通讯社,后并入新华社。

中新社人民永远铭记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是他亲自安排取消中新社的。 周恩来总理不同意中新社退出。 合并后,中新社图片业务将由新华社摄影部承担,播音部、特稿部业务由新成立的“中国新闻集团”承担,简称: 《中国新闻集团》。 本部门由新华社主管。 发稿时仍沿用“中新社”。 在“文革”的漂泊和动乱中,中新社保留了血液和活力。

1970年1月12日,新成立的中新集团在新华社大厦606室正式开业,并开始发表文章。 《中国新闻》每天出版,也恢复专题文章和图片。

1974年6月至7月,中新社全面总结1970年以来的工作,对中新社报道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讨论。 对象被正式确定为“四类人”:广大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华侨和华裔外国人。

“文化大革命”后期,邓小平重返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在他大刀阔斧的整风和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背景下,1974年11月至1975年3月,中国新队组织记者采访了一批退伍军人。 哲学家冯友兰、美学家朱光潜、历史学家顾颉刚、语言大师王力、翻译家杨东春、科学家卢嘉熙、生物学家佟第舟等知识分子40余人。 ”如此集中地报道知识分子。 引起强烈反响,香港、澳门及海外中文报纸纷纷刊登。

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20世纪考古的重大发现。 最先报道这一发现的是中新社记者林安文。 1974年春,回家探亲的林安文得知临潼出土了一批秦代陶俑后,写下了《秦始皇陵出土的一组秦代武士陶俑》。 。 该报告随后得到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的批准。 由于中新社的报道和中央领导的指示,在“文革”经济极其困难的时期,国家仍然拨出巨额资金保护这一珍贵文物。

在改革开放中振兴

1978年1月,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重新成立。 同年,中新社恢复成立。 1981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发文明确中新社是国家通讯社,中新社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老同志归队,各路优秀人才来到这里,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不断调入,稿件、专题文章、图片报道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一直影响着当下。

电头电报通讯是中新社对外报道的旗帜。 具有“真、广、短、快、活”的独特风格,注重选题、角度、细节和场景感,贴近海外读者的需求和阅读习惯。 ,被业内称为“中国新体”。

专题报道是中新社对外报道的又一重要形式。 在总结因地制宜、因地制宜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面向中心、反映实际”的专题报道方针。 特稿报道进一步转向重大现实题材领域,以此为标志的业务结构调整,使中新社的特稿工作从复办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蓬勃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中新社也在各类例行报道和竞选报道中不断成长,向海外受众展示了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

党代会、全国“两会”等重要政治报道,中新社从未缺席。 通过提前精心策划,挖掘报道主题,丰富报道内容; 小部门、各领域专家解答海外读者最关心的问题。 中新社平实、活泼、不拘一格的文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报道风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香港、澳门回归等重大时刻,通过新文体报道凝固历史瞬间; 经济报道更加贴近市场,聚焦新经济,拓展经济评论; 科教文卫报道、体育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侨务报道、侨乡报道、台湾报道、国际新闻报道等多地开花,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开放。

新世纪新发展

进入新世纪,中新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这也是中新社的第三次创业。

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中新社建设了卫星专线通信系统,更新了新闻采编系统,并于1999年1月1日正式开办中国新闻网,成为亚洲最早的中文媒体之一。 ;新成立的新闻图片网兼具编辑和销售功能,满足24小时滚动分发实时图片的要求; 除成立初期在广东、福建、上海、广西设立的分公司以及在香港的办事处外,新设立了多家境内外分支机构,扩大了经营规模和能力新闻采集。

海外中心成立于1996年,是中新社突破传统电报业务,为海外华文媒体提供报纸版面服务的大胆尝试和探索。 成立十余年来,海外中心将通讯社单纯的“稿件业务”转变为“版材供应业务”,将“稿件落地”转变为“版面落地”,为新闻报道开辟了新渠道。中新社对外新闻业务。 截至2011年,海外中心每年对外提供版本超过51,500个,客户总数已达60家,覆盖美洲、澳洲、亚洲、欧洲、非洲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台湾。

2000年1月1日,新世纪的第一天,《中国新闻周刊》第一期正式出版。 该周刊以其敏锐、深刻、锐利、独特的精神坐标,在国内新闻周刊中独树一帜。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该周刊在新闻运作和呈现方面逐渐成熟,呈现出大型杂志的风范,成长为国内一流的时事新闻杂志。 2007年起,《中国新闻周刊》开始出版发行外文版。 截至2012年,已在东亚、南亚、北美、欧洲出版英、日、韩、意等4种外文5版。 等四大经济界发布。

2001 年 9 月,中国南京。 中新社成功举办首届世界华文媒体论坛。 此后,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中国媒体论坛已成为惯例。 作为主要为海外华文报刊提供多元化服务的通讯社,中新社成功打造了“世界华文媒体论坛”这一开放性、国际化、高水平的舞台,为全球华人共同探讨海外生存与发展媒体,宣传海外华文媒体。 中国大陆媒体与媒体界的沟通与交流,提高了海外华文媒体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为海外华文媒体表达声音提供了平台。

中新社第三次创业的推动力是2000年对其内部组织机构和人事制度的改革。面对人员老龄化、活力不足、工业化水平低等诸多问题,中新社开启了创业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 领导干部年轻化、部分编辑部产业化、全面实行聘任制等一系列举措,凝聚了人心,调动了广大中新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新社的发展由此获得了不竭动力。

中新社60年的发展历程,既有艰辛和荆棘,也有阳光和辉煌。 回望当初的几十人、口头新闻播报,中新社现已拥有46家国内外分社,并拥有驻台记者的新闻采编网; 拥有员工队伍2000余人; 拥有24小时不间断的文字、图片、专题、网络、期刊、出版物、视频七大骨干的新闻产品体系; 拥有广泛覆盖海外华文媒体的用户网络。

如今,中新社已从新闻战线上的轻骑兵成长为国家对外宣传的重要战线。 中新社凭借强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正逐步成长为引领世界华文媒体、服务全球华人社会、影响全球主流舆论的世界华文媒体信息中心。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赞赏 分享